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2章 (第3/3页)
颜真卿走过去,想要看看王成伟到底要写什么。 对于皇帝出这道题的意思,王成伟自然是清楚的。 皇帝和上皇这点事情,在论坛早就被扒的干干净净。 李亨灵武登基,这是趁着上皇避祸蜀中,失去中原士民之心的篡位行为。 事后躲在蜀中的李隆基,一方面因为自己已经老了,早也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另外朝廷大臣都支持儿子当皇帝,李隆基也只能下诏退位,承认李亨当皇帝是自己传位的。 不过李隆基也不是那么爽快的放弃权利,李隆基在退位诏书发布的时候,封了另外三个儿子为几个关键道州的大总管,又给他们授予开府建牙的权力。 李白投奔的永王,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收到了上皇的任命,从江南打着平叛的旗号起事的。 但是最后三王都被李亨平定,永王也被砍了脑袋,从此上皇就彻底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 继位的合法性,上皇这个执政了四十五年的皇帝,那可是大唐历代皇帝中执政时期最长的。 如今李亨朝廷中的大臣,基本上都是上皇时期的大臣。 李亨依仗平叛的将领,也都是上皇时期提拔的将军。 甚至李亨身边的宦官,有些都是上皇派给他的。 这也都让李亨要活在上皇的阴影中。 既然如此,王成伟决定来一把大的。 这一次的科举考试是为了国家选拔需要的人才,那么皇帝必然是要亲自阅卷的。 王成伟迅速找到了立论的思路。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以国事论,文胜质则文恬武嬉,世风好奢华。” “质胜文则穷兵黩武,上下好大喜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