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2章 (第2/3页)
同考官,颜真卿是需要阅卷实务策的。 他已经将顾况和韦应物的名字记在心上了。 科举考试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实务策的答卷是要交给皇帝看的。 如果不能从中选出好的考卷,那就是他们这些考官的失职。 所以大唐虽然有行卷的陋习,但是整体考试的目的还是向上的,还是要为了国家选拔贤才。 而大唐的历代皇帝也重视科举,不仅仅会自己阅卷,还会经常会亲自出实务考题。 但是到了明清的时候,科举考试已经沦为卷王的竞赛,考试的内容越来越僵化,八股文的要求越来越死板,这样的文章皇帝自然也不愿意看了。 这时候的科举考试也不考策论了,为国选拔需要解决问题的人才这个目的已经失去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就越来越脱离实际。 因此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舞弊案件反而要比唐宋更多。 颜真卿这时候抬起头看向了王成伟。 之前看王成伟是第一个交贴经卷子的考生,可是他迟迟没有动笔,一开始颜真卿以为他不知道如何解这道题。 本来颜真卿为王成伟惋惜,毕竟是从陇右这种文化沙漠出来的士子,虽然有诗才,对经义也背的不错,但是遇上实务策就没办法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陇右的士子就算是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也很难写出对上皇帝胃口的答案。 毕竟皇帝和上皇之间的微妙关系,可不是普通读书人能够理解的。 虽然这个王成伟也算是太原王氏的支脉,但是迁居陇右也几代没有人出仕了,不了解时局也是正常的。 就在颜真卿以为王成伟要放弃的时候,突然见到王成伟奋笔疾书起来。 难道是不知道怎么破题乱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