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8节 (第3/6页)
波的不规则变化而改变。 再通俗点理解,可以当作所谓的广播与收音机。 当然它的用途可以很广泛,还牵扯到加密、波段等等问题。 但真正影响无线电技术的还得是三极管,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三极管,无线电不可能真正壮大。 所以李谕之前申请的电子三极管基本是目前无线电发展最关键的一项专利。 后续很多技术都是基于此项专利继续改进无线电。 历史上第一次声音的无线电广播出现要到三年后。 但李谕想的比广播还要远,他想的是“无线电话”。 此前西屋电气曾在偶然中实现过这项技术,不过那种叫做“机电式火花隙”的技术过于落后,因为它制造很复杂、功率很低,通信距离连十公里都不到,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说到底还是没有电子三极管。 反正电子三极管真是个好玩意,在晶体管出现前,真的是张王牌。 特斯拉是懂调制的,他听李谕讲述了一会儿,就大体知道此事可行。 “我还要给你找个长久帮手。”李谕道。 “帮手?”特斯拉问道。 “曾经在西屋电气你的同事。”李谕说。 “费登森?”特斯拉想起来了,“他是个技术天才。” 李谕点点头:“以后他就是我们自己人了。” 此前提到过他,费登森的经历与特斯拉极为相近,最初也是在爱迪生的公司工作,然后进入威斯汀豪斯的西屋电气。 费登森一生拿到过500多项专利,不过与众多专利傍身的特斯拉一样,他们几乎成了别人的打工仔,并没有成为有钱人。 还是那个原因,此时各大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并不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