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宦官之后 第85节 (第6/9页)
弹劾成功一个大案,他就升半级,如今已经快要成为都察院的老大了。 詹家兄弟成了名副其实的衙内,再不是当年外舍里任杨乐欺凌都不太敢回击的小角色。只不过他们自己还是觉得自己更像民生,因为他们亲爹就是这么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是真的一点便宜都不会给家里人占的,哪怕是他的亲儿子。 说真的,比起小时候,长大后的詹二对这样帮理不帮亲的父亲不是没有过怨言的。 也因此,在刑部整理到父亲的资料时,他才会如此开心。迫不及待和最好的朋友们分享了他爹当年不少峥嵘岁月时的糗事。 没有谁是一下子成长起来的,詹大人年轻时也干过很多傻事,最严重的一次他甚至进了诏狱,差一点就出不来了。也就是在那一次里,廉大人为了捞他被贬去了晋地当官。 其实当时一起被贬的还有另外两个朋友,他们一共四个人,年少轻狂时,在书院里还有个“武陵四杰”的头衔。他们是同一年拜入的书院读书,又一同参加了和光三年的科举,廉深高中探花,其他三人也都在二甲之内,风头一时无两。 那真的是一个风起云涌、群星璀璨的时代,二百一十六名进士中,光因擅长诗文而出名的就有十数人。 如今这些人中,有些虽然已经远离了官场,却成为了文坛的一代大师。有些人甚至已经去世了,却留下了足以传诵千载的名篇。 其中与詹大人关系最好的三人,一个廉深已经官至刑部尚书;一个弃笔从戎,戍边北疆,从小兵重新做起;还有一个下场最惨,全家发配了宁古塔。如果算上詹大人当年的一路南下和廉深被贬晋地,他们四个人可以说是天各一方,都没落得什么太好的下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