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之后_宦官之后 第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宦官之后 第85节 (第5/9页)

   在官运和嘴贱这点上,絮果觉得耿直的詹大人有些时候和苏轼大大还挺像的。

    两派内斗,甲这边赢了的时候,詹大人强烈反对甲,说乙才是对的,甲方看不上他,就把他贬走了;后来乙方重新支棱起来,把包括詹大人在内的所有支持者重新召回京城,结果这个时候詹大人又跳出来说,他觉得甲当年也并不是全无道理,那乙肯定就让他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了啊。

    这样反复跳反的二五仔,如果不是絮果足够了解詹大人的为人,知道他就是这么一个是非对错、恩怨分明的性格,大概也很难和他相处。

    明明说的都是很中肯的老实话,却是两头不讨好。

    类似的事情,在詹大人的一生中还发生过很多次。杨党对他的评价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偏偏他两边的好处都没有拿过,也没参与过什么党政,所以他既不会受牵连进去,却也没办法高升。只能就这么在官场上起起伏伏,蹉跎了大半辈子。

    这些年回了京,詹大人也是血雨腥风的。只不过他再没有被贬出去过,全赖连亭给他介绍去了一个好衙门——都察院,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御史台。

    詹大人和御史这个职业,那真是茶缸遇到了茶杯,完美搭配。整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快乐的就像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偏偏他还是言之有物、不怕得罪任何人的那种上奏,今天可以骂杨党里的谁纵容小舅子欺占民田,明天也可以参阉党里的谁与寡嫂不清不楚。

    反正就一个原则,谁的面子也不给,他眼睛里就容不下一粒沙。

    而皇帝上位后,这些年为了开辟官场言路,正好提出了不以言获罪的新规则,詹大人也就顺风顺水的走到了今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