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9章 (第2/3页)
几人考中进士。 贡院之中,礼部的官员正在清理考场,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这些差役中有不少都是长安光复之后才招募的,那些熟悉科举考试流程的老吏,不少都失散在了长安失陷的时候,所以这一次的科举考试比起从前潦草了不少。 贡院也只是简单的修整了一下,至德二载的考官们住进了贡院的厢房。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裴冕亲自担任知贡举,这在大唐科举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这也显示了朝廷对于这一次科举考试的重视,让一位现任宰相担任知贡举,同时也是抬举了这一次中举考生的地位。 往届的知贡举也就是礼部的侍郎担任,这等于让考生们中举之后就有了一位宰相的座师。 贡院中点燃了烛火,裴冕对着其他考官交代最后注意事项。 裴冕是当朝宰相,又是主考官,他当然是不会亲自阅卷的。 负责阅卷的,是从礼部、国子监和御史台抽调的年轻官员,这些阅卷官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是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员。 每一份考卷要经过五名阅卷官的手,进士科最先考察的就是诗赋,只不过阅卷官并不考察诗赋的文学性,只是判断考生做所的诗赋,是不是符合考试要求,符合平仄和押韵的要求。 只有五名阅卷官都在考卷上画了圈,考卷才能进入下一轮,送给同考官阅览。 同考官是礼部的主事,国子监的教授等一类的中层官员,同样也都是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员。 同考官会考察所做诗赋的优劣,同时五名同考官阅卷,每一个同考官认可的考卷,会在卷子上用朱笔画一个圈。 一般情况下,只有三个圈的考卷,才能进入第三轮,也就是送到主考官裴冕的面前阅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