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1章 (第3/3页)
做考题,其实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要考生写出新朝和上皇时代的切割,给皇位更迭寻求更具有法理性的解释。 灵武登基,到上皇下诏退位,至德元载和天宝十五载是同一年。 这种法统上的尴尬,一直都是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所以才出了这么一道实务策的考题。 颜真卿叹气,皇帝第一次科举出这样的考题,那么等到上皇回銮长安后,二皇相见之后,皇帝又要如何对待上皇? 作为上皇时期就出仕的大臣,就算是对上皇晚年的昏聩心存怨望,但是依然对开元年间那美好的时代充满美好回忆的。 大臣们自然不愿意皇室内部出现骨rou相残的景象了。 且看这些考生如何答题,是不是能够提出让皇帝满意的答案。 颜真卿继续巡视考场,只看到不少考生都盯着考题发呆。 颜真卿叹了一口气,这其中不乏有一些前面两道试题都做的不错的考生,在面对第三道考题却束手无策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考生们都熟读论语,但是文质再复的概念,是出自于《礼记》中的。 《礼记》虽然也是五经之一,但是唐代对于通五经的要求主要还集中在《诗经》和《春秋》上,对于《礼记》的要求是通读,就连考贴经都不太考《礼记》上的内容。 不过题目是皇帝出的,考生也只能硬着头皮作答了。 颜真卿又看了几个,看到韦应物的文章,眼睛一亮。 韦应物不愧是京兆韦氏的子弟,也曾经门荫入官,在官场上历练过。 韦应物的这篇文章,从文和质两个方面入手,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规劝朝廷重视文治和武功,在全力平叛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朝廷的文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