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7 (第2/4页)
。 第584章 谁要谁拿走! 最头疼的确实当数向荣新。 上头拨知青下乡,照理说是一件极为光荣的事儿。去县里开会的时候,甚至还看到别的公社为了能多分到几个知青打口水仗呢。 知青多意味着劳动力多,劳动力多意味着粮食增收、棉花增产。更何况这些劳动力都是知识青年,公社小学的老师有着落了。 对大字不识的老一辈人而言,热血沸腾的知识青年能投入到自己公社的建设,是国家拨给他们的支援,是值得庆贺的大好事儿。 但这些人里并不包括雁栖公社的书记向荣新。 在前后经历四个知青四种作死法之后,向书记心里其实并不希望上头再安排知青落户到雁栖公社。真心不希望。 “十七岁的男娃好啊,体格强壮点,足能顶一个壮劳力。”县南某个公社的大队支书说。 向荣新在心里嗤了一声:屁!林杨那年到公社的时候,满十九了吧?结果咋样?——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一边插秧一边把插好的秧苗踩歪,抬几块石板架个桥第二天保管找你请假…… “十六岁的姑娘好啊,文化高、素质好、待人处事热情高,适合安排到卫生院或小学……” 屁! 向荣新沉默地敲敲烟斗。 他当年也是这么想滴,于是把看上去最有涵养又有文化的许丹安排到了卫生院,结果咋地?公社的牛棚关不住她,愣是跑去省城蹲大牢了! 还有不少人在细数知青的好。唯独向荣新心塞得不行。 雁栖公社不像别的大公社,分什么第一大队、第二大队……规模最大的一直排到第十大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