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4 (第2/4页)
是来之不易的嘛。 夏老留下两支参,去七一三找陈平了。 盈芳则小心翼翼地把这两支瞅着比她见过的任何参都要来得老坚的野山参,从牛皮信封转移到红木盒子里。 这红木盒子还是陈旭亚送她的。平时装点零散但又相对比较贵重的东西,这会儿找不到别的合适的器皿,只能腾出这个来装了。 本来装参最好用玉盒,药效不容易挥发。 无奈这个世道,别说玉质的盒子,指环一类的小玩意儿都很难见到,谁敢把这些东西戴在身上招摇过市啊。 退而求其次,红木盒子也不错了。起码是地道的红木,而且还上了年份。 既然夏老来了,娘俩个就不用去市区了。 “你留在家看炉子,我去山脚摘点菜。一会儿留夏老吃顿便饭。”姜心柔说。 不管这事成没成,留人吃顿饭,这是礼数。 盈芳也有这个意思。于是娘俩分工合作,一个在家负责看火、擀面,另一个去山脚菜地,把熟了的菜摘回来。 等向刚陪着夏老回家时,娘俩个已经整了满满一桌菜了。就是大半桌是蔬菜,譬如地里种的土豆、白菜,譬如阳台摘的青菜、秋扁豆,以及家里囤着的各种菜干、笋干、蘑菇干。 荤菜就三道——筒骨炖黄豆、咸rou窝蛋、老姜蒸湖蟹。 不过也不错了,这年头,普通人家,谁一顿饭整俩荤菜的?何况最后一道还是时令菜。 时值金秋,江南一带最负盛名的吃食当属湖蟹了。各地菜场开始陆陆续续上湖蟹,不过价格不菲。一只蟹就得三五毛,另外还得搭鱼票。 盈芳攒了两个月的鱼票,才堪堪够买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