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_门阀之上 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135节 (第6/12页)

举而废。此后魏明帝在太和之初因太傅钟繇上奏,下诏廷议。至于晋朝,廷尉刘颂上书复rou刑,晋武帝虽有意于此,付与廷议,最终却未曾展开。而晋元帝年间,廷尉卫展奏请复rou刑,内外通议,规模之大,空前绝后,却最终不得复rou刑。几百年间,rou刑所议之论典卷浩繁,如今算起来,真正付与廷议者也不过四次而已。”

    陆昭将彭耽书所言深思一番,忽然目光一亮,找出了这其中的共同点。

    “魏武封国廷议,rou刑派乃拥护魏王的陈群、钟繇,反对派则是孔融、王朗和王脩。此乃集权之魏武挑起的颍川派与北海派之争。魏明帝下诏令群臣议论,动摇朝堂,最终以王朗为首的反对派力压一筹。此乃皇权之魏明帝挑起的曹魏派与守旧派之争。至于元帝东渡,反对者王敦等以战争、民心为由,反对王导、庾亮等,迫使皇权妥协。这是拱卫者与挑衅者之争。而晋武帝登位,畏于弟弟司马攸之人望,畏惧舆论而失民心,刘颂一生上书数次,皆被扣押不发。这是害怕挑起派系之争。”

    陆昭慢慢起身,手执戒尺,在殿中来回踱步,“其实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何尝不是官僚、不是世家,每人对于rou刑的见解与考量,细究并无差别,却最终因发起廷议者而割裂。恢复rou刑,展开廷议,发起者令世族进退维谷,借此获得国家之名器,政权之公权。只不过这些举措有些达到了目的,有些却失败了。rou刑本身从来都不是问题,恢复rou刑继而影响现政权本身的存续才是真正的问题。皇帝让你将此论付与廷议,也并非法理上的争端,而是意在挑起汉中王氏一派与陆家之争。”

    “你之前说汪晟也在受训斥人之列?”陆昭问。

    “是。”彭耽书也站了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