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科举(上) (第6/6页)
会流动,使下面官吏无望晋升,只有贪污腐化,上面官员却没有治理能力,无力更新社会演化。 对王弘毅的道,绝对不行。 王弘毅坚信阶级长久,人类社会不可以无阶级,但是却强调阶级和人分开,阶级不朽,而在位的人必须流动,这时说着:“孤现在是三科一起考,是因为南方初平,必须大批新血。” “以后秀才就考明经科,中后必须担任典吏,满三年才可考举人和进士。” “可是士林的舆论和人心……”薛远犹豫了片刻,说着。 “薛卿,人心不是这样争取。”王弘毅摇头,叹息的说着。 地球上,宋朝的进士,都不过九品本官,所以养士百年,崖山还有人赴难。 而到了明朝,考了进士在翰林度个金,就是七品的文官,文官横行,成了国家的毒瘤,问一句震耳发聩的话——贵族世家独大之祸,人人都知,而儒家文官独大之祸,自唐兴,自宋盛,自明独,其祸又谁知呢?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确反对君主制,提出“君为天下之大害”,这实是羽翼丰满的文官集团,开始反客为主,反噬朝廷,有人还以为这是进步。 那贵族制度,架空皇权,世家共议,贵族议会,君主立宪,岂不是比这个还进步? 庸碌之人,不足以明道,王弘毅自有自己的判断依据,地球满清,还有满人集团压制膨胀的文官集团,自己却没有,断不可给他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至于科学发展,导致的科学集团的膨胀,成为后世的毒瘤,却还早着呢,这时不用担心。 (未完待续)荆柯守的易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