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2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节 (第4/6页)

的侄女吴芝瑛,好像还有如今名震京津两地的碧城姑娘。”

    “碧城?”李谕本来一直在吃菜听他们聊天,不禁插了一嘴。

    欧阳牟元说:“对啊,听说是心理学教习服部先生的妻子服部繁子举办的沙龙,今天专门把碧城姑娘请去了。”

    范熙壬说:“现在碧城的才名大得很,当然要请她。”

    ——

    服部繁子家中。

    当吕碧城随着吴芝瑛来到后,立刻迎来了一片掌声。

    吴芝瑛此前是京城最知名的才女,她丈夫是户部官员。凭着才气,甚至受到过慈禧的赞赏。

    不过后来她针对《辛丑条约》签订,提了一些意见,建议在国民中开展“国民捐”来筹措巨额赔款,而且是“产多则多,产少则少,无产则不捐”。

    就是有钱的多出钱。

    瞬间招致达官贵人不满,对她百般诋毁。吴芝瑛自此对这些rou食者深感失望,思想逐渐转变。

    服部繁子说:“碧城姑娘能够得到法国文学院的奖章,真是不可思议!”

    吕碧城微微一笑:“并不全是我的功劳。”

    吴芝瑛说:“将来我们应当有真正的女学,从碧城姑娘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女子也有才情。”

    在场的都是有心办女学的人。

    若不考虑天津、上海的租界及周边,其他地方如今除了少量的教会学校,招收女子的女学几乎没有。

    清廷对于开办女学态度依然顽固,认定“中国此时情形,若设女学,流弊甚多”,并在官方文件中强调绝不允许少女“结队入学,游行街市”。

    日本公使夫人内田政子说:“碧城姑娘已经激励了不少人,总归能够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