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5节 (第6/6页)
能想办法,但生产上我们的确已经开足马力。”李谕说。 李谕感觉可以多给他们一点,胜利的天平不至于过分倒向小鬼子,让他们多多抵抗一下。 不过日本必然会尽快开战,留给俄国的时间并不多,难逃失败厄运。 李谕目前能做的,只能是希望日本胜,胜得更加惨一些,这样才能让东北的权力真空期长久一些,远离日俄两国的侵略,争取更多的喘息时间。 都是无奈的博弈。 虽然李谕对此有些心急,但带清的爱新觉罗们却并没有意识到,如今清廷采纳了载振的建议,设立了商部,尚书就是载振。 论才能载振肯定不行,清廷估计也明白,所以配了好多汉人能吏,比如前驻美大使伍廷芳、袁世凯的大心腹徐世昌,以及唐文治等人。 尚书是高官,如今载振只有27岁,却已经位高权重。 满清还是学不会日本那边天皇怎么分配亲王权利,——当然带清的亲王确实太多,尾大不掉,没有办法。 载字辈的都是一帮年轻人,慈禧只能靠他们,可根本斗不过袁世凯之类摸爬滚打出来的老油条。 载振如今可谓春风得意,在府上盛情宴请朝中官员,也顺道邀请了李谕。 毕竟李谕和载振的关系还不错,况且李谕如今也算载誉而归,身兼多国院士,即便皇族们不懂,但心中知道洋人清楚李谕是什么水准。 现在的庆亲王府地位越发高,庆亲王本人位列首席军机大臣,还掌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就是外务部。清朝三大权力机关把持了两个,几乎可以说是一手遮天。 加上他儿子载振也成了从一品的尚书大员,导致庆亲王府的地位可比当年荣禄府地位高好几个级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