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节 (第4/6页)
氏为湖南留下的教育基础岂不中断。 只不过任何新锐举动无一例外都会遇到阻挠,更何况还是晚清。 熊希龄知道巡抚赵尔巽肯定着急于新学一事,带着李谕直接到了湖南巡抚部院。 熊希龄看了一眼衙门外的马车,对李谕说:“山长今天果然在,还好按察使张鹤龄大人也在。” 按察使是执掌一省司法的官员,即提刑按察使司的主官,正三品。 张鹤龄同样是个对近代教育有不少贡献的人,后来还当过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 从这也能看出湘派在晚清时期的地位,牛人太多了,就算是目前,朝中也有人——位高权重的大学士瞿鸿机就是湖南人。 两人进入大厅,熊希龄为李谕、赵尔巽、张鹤龄、王先谦作了介绍。 李谕落座后,熊希龄又悄悄在赵尔巽旁耳语几句。 赵尔巽闻言大喜:“好办法!” 王先谦看了一眼李谕:“尊下就是当朝帝师?连辫子都剪了,有什么资格给皇上讲圣人之学?” 李谕说:“对不起,圣人也没说一定要有辫子。而且我给皇帝讲的都是西学,不管是阿基米德还是伽利略、牛顿等人,都没有留辫子的说法。” 王先谦根本没听过这些人,但还是捋了捋胡须故作镇定道:“他们配称圣人?” 李谕摊摊手:“我可没说。” 巡抚赵尔巽说:“山长,如今朝廷已经下达旨意,要求各地兴建新式学堂。朝廷都这么说,看来是大势所趋。” “什么大势所趋!”王先谦说,“学啥不好,学洋人?” 赵尔巽说:“新式学堂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