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节 (第5/6页)
然后再将房产抵押,从钱庄或者银行贷到钱,继续购置房产……如此循环往复。 关键这人看得很准,他洞悉上海租界的拓展趋势,然后在交通要道以低价买进土地,待经营至半开发状态便以高价售出,然后再从其他地方购置更多土地。 到了中法战争前夕,他名下已经拥有了3000多亩土地。其中有300亩已经建好房屋,共有房间2000多间。每年徐润光是收取房屋租金就达到12万两银子。 因此徐润又被誉为“上海房产大王”。 只不过中法战争后,上海房价跌到谷底,他损失极为惨重,大批资产迫不得已低价卖给了哈同。 可以说是“徐润倒,哈同饱”。 同一年,另一名安徽商人胡雪岩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在一场“生丝大战”中一败涂地,巨亏1000万两银子,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徐润并没有气馁,转而又看中了天津房地产,低价购进近2000亩土地。 1900年以后,由于海河航道得到疏浚,同时挖出的泥沙又填平了各国租界中的大片沼泽,使得天津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天津租界的商务活动也趋于繁盛,带动着房地产开始火热。 徐润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人在商业上可以称得上是个奇才。 除此以外,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也是他创建;同时他还参与了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的创建。 房地产自然在火热中,天津租界也在不断扩大。 唐绍仪不无担忧地小声说:“英法两国都在拼命扩展租界范围,今年年初英国已经得逞,恐怕法国也不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