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节 (第2/6页)
口。” 保安不胜其烦:“今天都第三遭了,烦不烦!你们不要耽误饭店做生意!” 年龄稍大的儿童说:“老爷,您就光让我弟弟吃两口行不行?我们都饿四天了,实在受不了了!” “快滚开,快滚开,要是洋大人看见了,连我都要一起责罚!”保安立刻驱赶他们。 李谕这下子也不想解释自己到底是谁了,解释这个保安也不见得能听懂,还以为自己是在忽悠他。 李谕四处看了看,远处沿街好像有个包子铺,于是对两个小乞丐说:“走,我带你们吃包子。” 天津的海河已经在三年前得到了疏浚,沿着运河与海河过来的人不少,但受庚子事变的影响,他们的生活很困难,乞丐很常见。 两个小乞丐立刻对李谕说:“您是大老爷,您是大老爷!” 李谕叹了口气,没有多说,带着他们来到包子铺。 抬头看到是“德聚号”的招牌,那么说,这里即便不是高贵友最先创办的狗不理包子铺,至少也是他的分铺。 高贵友已经经营了几十年包子铺,他的包子在天津也早就打响了名号。就连袁世凯在天津编练北洋新军时都知道他的包子。 这个时代没有广告宣发,能做到街头巷尾人尽皆知很不容易,完全是靠真本事。 至于“狗不理包子”名称的来源,其实是因为高贵友小名叫“狗子”。他的生意太火,没空收钱,就让人家把钱自己扔到碗里。于是大家就传:“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传着传着就成狗不理包子了。 两个小乞丐眼巴巴望着包子,口水直流。 店老板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