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_第41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章 (第2/3页)


    但这不妨碍你黄昏成为我朱棣最信任的臣子。

    狗儿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哪敢说话。

    朱棣缓缓起身,“所以这一次的三司会审,关于赵曦之死和南镇抚司越权一案,朕留中不发,就是想提醒薛岩、郑赐和陈瑛,三司会审给朕往后拖,不能让黄昏去参加秋闱。”

    又道:“朕这番心思,大概只有薛岩能够体会。”

    狗儿不解了,忍不住问道:“陛下既然要重用黄昏,为何又不让他去参加科举?”

    朱棣哈哈一乐,“若是让他一二甲中第,到时候官至高处,门生遍朝堂,朕到时候怎么收拾他?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

    有功名有权势,自然就能聚集读书人。

    所以可以给黄昏一个恩赐同进士,他今后的仕途巅峰也可以是鼎国之柱的重臣,但绝对不能既是鼎国之柱又是科举一甲进士。

    这对黄昏而言,会是个无比巨大的光辉点,足以让他凝聚起抗衡君王的声望和人气。

    但这并不是朱棣真正目的。

    不让黄昏参加科举,是因为他心中的一个野望:他要树立一个不科举而官至百官之首的典范,从而通过后期的种种运作,打击大明境内本就已经衰弱到极点的士族,加强皇权,远大一点来说,则是为天下寒门开辟一条更为宽广的坦途。

    这个心思没人懂。

    因为上层建筑总是固执的认为,君王天家,不过是士族的利益代言人而已,但朱棣不想这样,他要摆脱士族的影子,他要真正的掌控大明。

    其实历朝杰出的君王大多有这个想法,所以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是到唐朝时世家衰落,饶是如此,唐朝还是出了个清河崔氏,须知有唐一朝,清河崔氏出了二十多位宰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