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二、求恩 (第5/7页)
喝了一口,“娘娘,其实冬天埋下的酒,这会儿挖出来,肯定要少一些,您又何必再掺新酒进去,乱了酒意,反失了醇厚。” 于皇后愤愤瞪着晋枢机,半晌才道,“男儿何不带吴钩?临渊侯也是昂藏七尺男儿,如今边事频频,不思为国效力——” 商承弼打断他,“梓童,冒冒失失地闯进来,什么事?” 于皇后告罪一礼,“臣妾是想请教皇上,这栖凤阁,是我大梁历代先祖的寝殿,庄严神圣,皇上如何能让一个——” “临渊侯是朕知己,同榻而卧、抵足而眠正是仿效先贤爱重朋友之举,梓童将门虎女,若是轻信宵小流言,与那些见识浅陋的山野民妇又有何分别!”于皇后出身名门,于家又有拥立之功,商承弼一向对她很是客气,如今这句,已是相当严重的指责了。 于皇后深知天威难犯,不由心下惴惴,可到底不甘心,终于道,“臣妾不是听谁的谣言,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银炉炭赤、金丝帐暖,临渊侯衣衫不整——” “梓童,不要失了自己的身份!”商承弼是真的动怒了。 于皇后也急了,“皇上只顾美人在怀,就忘了文太夙兴夜寐,守卫京畿之功了吗?” 商承弼抬起头,深目如潭,“朕原本念及夫妻情分不愿多言,你既有心生事,朕倒要问问你,他带着禁卫军飞扬跋扈掳劫平民,是仗的谁的势!”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于皇后一介女流哪能承受,连忙跪下道,“臣妾不知,文太冤枉。” 商承弼淡淡道,“冤不冤枉,你心里有数。九年夫妻,琴瑟和鸣,你又一向克俭贤良,朕不愿叫人去查,免得坏了护国公的家声。文太的事,不必提了。他年轻气盛,有这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