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找上门来的鹰酱 (第2/7页)
艘应该是前清政府向贵国的纽约造船厂订购的训练巡洋舰飞鸿号。” 缓过神来。把舰艇模型放在办公桌上,胡瑞坦然道。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仅8岁的溥仪即位,定年号为宣统,其父载沣担任摄政王而掌控朝政。次年,载沣亲自代理全国海陆军大元帅,并提出振兴海军,设置了筹办海军事务处,由他的六弟郡王衔贝勒载洵和提督萨镇冰担任筹划海军大臣。1909年(清宣统元年)10月。载洵和萨镇冰带随员赴欧洲各国考察海军。在意大利,他们订造了1艘1000吨级的炮舰;在奥匈帝国,订造了1艘2000吨级的驱逐舰;在德国,订造了3艘700吨级的新式鱼雷艇和2艘400吨级的钢甲平底炮艇。在英国。他们考察了多家造船厂并参观访问了皇家海军大学,分别向两家造船厂订造各一艘巡洋舰,即“肇和”号和“应瑞”号。随后又向美国纽约造船厂订购一艘同型舰,命名为“飞鸿”号。 平行历史上这三艘巡洋舰都在1913年完工,由于当时的民国政府财政上入不敷出。全凭海军元老萨镇冰积极奔走,采用高利国库债券换回了前两艘。最后一艘飞鸿号,拖拖拉拉到1914年,最后被急于扩充海上力量以应对土耳其的希腊买走,成为希腊海军的一艘巡洋舰。1940年被意大利潜艇偷袭击沉。 “将军阁下,打扰您一下,这位是美国海军上校赫尔利先生。您上次在酒会上曾经提到过我国政府和前清帝国签订的秘密协议,赫尔利上校收到了全权委托,负责和您商谈关于这份秘密协议的一切。” 道格拉斯耸了耸肩,起身介绍道。 今晚的会面他只是一个负责引见的中间人,关于那份所谓的《伯利恒海军条约》作为美利坚驻华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