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39节 (第1/7页)

    他似乎总能从一家一姓的遭推己及人,于是他的诗里不仅有自己的悲伤,还有百姓的血泪。《望岳》的凌云之情,好似竟是一场梦了。

    这样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大家初中早已学过的又一经典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名篇一首接一首,可众人早没有看李白诗时的兴奋,他们半是期待,半是不忍地往水镜上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审言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茅草屋怎么能挡住凛冽的寒风呢?他的孙子,竟落魄到住草堂,还被村中的小童欺负,屋里连块全然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他忽然愈发能明白那《登高》诗里为何会被解出那么多悲意,家国动荡、亲朋分隔、贫病潦倒……桩桩件件又是如何能承受?

    太极宫里的李世民同样也是这么想的,他顺着水的展示快速读着。

    读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时,他难掩气愤;读到"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时,他痛心杜甫的遭遇;

    读到"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时,他想起安史之乱里千千万万个如杜甫一般的百姓,叹息流泪。

    “国家动乱,给百姓带来的了多少苦楚!难怪杜甫诗里写得如此伤怀,再心性坚定的人,都忍不住倾颓吧!”

    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李世民越念呼吸越急促,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