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58节 (第1/8页)

    他也颇排了些戏作,将词意和排戏时的经历对照一下便理解了个七七八八。他寻思着,镜头,就是用镜映出戏文中的场景?这又是怎么做到的?映出来的画面也不甚清晰啊!

    难道……他忽然冒出了一个“离谱”的想法,难道后世可以将百戏的画面留在所谓的“镜头”中?这怎么可能啊!

    只能说,不愧是能写出《牡丹亭》这样奇幻浪漫之作的戏剧家,汤显祖这一番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天马行空,竟是诡异地摸到了正确答案的边。

    未央宫。

    刘彻犹带神往的感叹:“后世果然驯服雷电了。”

    电影,不知道是什么好东西,好想看一下啊!听起来可比角抵戏有意思多了。

    【正因为有酒无乐,所以诗人接着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朋友分别本来就够伤感了,又没有音乐助兴,更显寂寥,只有茫茫江水浸冷月色,很显然,这又是一个环境烘托。江水空茫,冷月无声,将要分别的人强颜欢笑,一杯复一杯,寂寥而凄清。

    忽然,一阵琵琶声从江面上传来。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这个写法也很妙,略显寥落的江水上忽然听到铮铮然的琵琶声,在茫茫水月里,有一种空谷足音之感,让诗人和朋友都不禁愣神,纷纷猜测着弹琵琶的人是谁。

    读这几句,我们几乎能想象出白居易和朋友怔愣不已四处张望、最后忍不住“移船相近邀相见”的样子了。不得不说,白居易真的很懂镜头语言啊!】

    水镜之下的白行简点点头,兄长这首诗写得生动有色,宴饮前情、闻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