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4章 (第1/3页)
韦应物和顾况也站起来:“我等家贫,亦可出力!” 众人纷纷站起来响应。 王成伟对着红娘说道:“那就从这位红娘的宅子开始,王某虽然盖不起广厦千万间,却可以先为眼前人渡过难关!” 第四百七十四章 礼法的bug 明月楼就在国子监前的广场上,王成伟的《琵琶行》很快就传到了国子监里。 如今战乱还没有平复,很多学子还没返回国子监。 但是此时国子监内也返回了近一千名学子,大唐的教育中心也在逐渐恢复元气。 国子监,是大唐的学术领导机构和综合性大学。 相当于后世的教育部和清北高校的合体。 从三品的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最高官员,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 在国子监读书的被称作监生,在国子监读书也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但是监生可以自动获得考生资格,而不需要占用州郡的推荐名额,所以不少长安城外的学子也会想办法进入国子监,先获得考生资格。 也因为国子监的教育水平高,生源好,所以国子监中举的人数也不少。 本次科举进士科就有十人出自国子监,所以求学的士子非常多。 据说在开元盛世的时候,在国子监进学的学生就有八千人! 不过现在经过战乱,国子监内只剩下一千人。 但是这一千人也都是大唐读书人的种子,是学习气氛最浓的地方。 这国子监中,国子学是门槛最高的,只有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有资格进入国子学中进学。 接下来是太学,优秀的勋贵官员子弟,以及一些经过地方上推荐享有才名的寒门读书人,也可以去太学学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