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6章 (第3/3页)
安禄山进了长安,没有派兵屠城,想要收拢长安人心,但是长安依然抵抗不断,最后安禄山只能定都洛阳,就是因为伪燕在关中不得人心。 可是到了相州,这一切都反了过来。 相州是北魏就置的军州,也是曾经北方最繁华的州。 在隋朝之前,相州治所为邺城,北齐定都于邺城,相州就是北齐的京畿地区。 后来北周灭北齐,攻破了邺城,带兵的就是当时北周上柱国,日后的隋文帝杨坚。 杨坚下令焚毁了邺城,将邺城百姓迁入安阳城,自此邺城这座北方名城灭亡。 而从隋朝开始,相州百姓就敌视朝廷。 唐继承了隋的很多遗产,也继承了这份仇恨。 大唐朝廷对于相州士人一直都是打压的态度,也经常抽取相州的财赋,就算是遇到灾年也很少给相州百姓减税。 相州不属于河东三镇,但是在安禄山起兵之后,全境立刻起事响应安禄山。 到了相州,李光弼明显感觉到了,民心向背完全反了过来。 百姓对朝廷的军队反应冷淡,征调民夫入伍,这些民夫就舍家弃业的逃亡。 让百姓提供军粮,这些百姓甘愿将自家的粮仓烧了。 李光弼不得不请郭子仪从洛阳运送粮食来安阳城。 安阳城内每日都有水井被堵上,存放军械的仓库也经常会失火,甚至从洛阳运送粮食的车队也会遭遇不明袭击。 李光弼终于明白了为何当日势如破竹的安禄山,在攻入了关中之后就立刻开始停滞不前。 这么搞下去,唐军还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安阳,何时才能北上呢? 其实李光弼心中也知道,只要朝廷能够花点力气,委任地方官吏,赦免一些当地的豪强领袖,总能够消弭这种抵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