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5章 (第3/3页)
就自来熟了起来。 王成伟了解到,这个中年人是第五琦的远房侄子,名叫第五原。 自从第五琦就任江淮盐院后,第五原就去投奔了第五琦这位远房的叔父。 第五原只开过蒙,后来就随着家人做生意。 第五琦家族人丁不算兴旺,第五原也算是个能用的“人才”,就被第五琦派往了凤翔府。 不过此时的第五琦,算得上是官运亨通了。 向肃宗献了理财之术后,第五琦就被派往了江淮,负责江淮的征税事务。 因为第五琦的努力,扬州的码头上堆满了漕运的船,江淮征收的粮食和丝帛,一条接着一条的运往关中,支援大唐的平叛事业。 第五琦刚刚就任江淮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低等级的江淮租庸使。 这一年皇帝三次下旨,不断给第五琦加官。 如今第五琦已经是司虞员外郎、河南等五道支度使、司金郎中,兼御史、诸道盐铁铸钱使。 虽然本官职位依然不高,但是第五琦在江淮各地筹建盐院,实行盐业专营,已然执掌了大唐泰半的财计。 凤翔府都在说,安史之乱结束,第五琦的功劳一定能让他坐上度支郎中的位置。 而度支郎中,是户部掌管国家赋税的重要职位,权柄极大,世人都称之为计相。 第五琦这样风头无二的大臣,为何要拜见裴冕呢? 第四百章 登楼斗诗 第五原也是一个没什么心眼的人,他和王成伟一见如故,直接说道: “哎,还不是我那叔叔,想要谋求京职。” 王成伟点点头,明白了第五原的意思。 在唐代京官最贵,不少大臣宁愿在京师做官,也不愿意升迁去偏远的州府当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