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_分卷阅读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2/4页)

,包括字数过多或过少、涂改墨迹特别多、卷子污损严重、格式不正确、犯了忌讳的等等。

    这批卷子被放到单独的桌上,即使判卷结束后考官出来搜落卷,都不会再多看一眼。

    依据学子所治本经不同,剩下的卷子被分送到五经房,由考官依次点评。同考官评过后,如果副考官觉得文章不错,就写一个“取”字在卷首,主考也觉得好,会再写一个“中”字。

    此时,主副考官正在争论五经魁哪个堪做解元。

    “诗经魁的文章法度严谨,化典故于无形,站高屋而建瓴,实是场屋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啊!”副考官窦轩举着手中卷子,大力推荐。

    易经房的曹自然紧随其后:“我手上这篇,格律精密,理足神盈,不愧是易经魁,读之令人有所得矣。”

    “春秋魁也不差啊,气度高华,风骨宛然,非有生花妙笔,不可做如此文章!”

    “这一篇清雅端丽,破题不同凡俗,可称一时之选也。”

    几个考官争来争去,纷纷把目光投向主考魏碑。

    魏碑出身翰林院,后任御史大夫,文采自不必说,口舌也极是犀利。他早已将几篇文章细细翻阅,几个考官的评语也都做了参详,沉吟片刻便道:“五经魁首,才学相差无几,然春秋魁最是难得。譬如剑客对阵,旁人是手中有剑,他是人剑合一,整篇文章深得春秋笔法之妙,言微义重,后两场判与策也做得,正可取中头名。”

    这话一出,几位考官均无异议。

    五经题他们都是见过的,春秋明显偏难一点儿,还挖了个大坑在里头,凡是直接附和或反对的,大部分都被黜落。而五经魁这篇,以“圣人传道以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